发掘农耕文化的现实价值;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作者: 刘艺    日期:2016-12-05 来源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现实价值 农耕文化 乡风文明 
描述:
发展现代农业: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作者: 杨超  日期:2009-04-01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发展机遇 现代农业 现实困境 科技创新 
描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建设现代农业,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从整体上看,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既应遵循全球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应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以中国现代农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农业制度的发展演变为研究的切入点,以现代农业制度的绩效和面临的困境分析为研究的关键点,借助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重点研究未来现代农业制度的路径选择。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根本的不同,现代农业是以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的农业产业形态。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科技进步主导性、资源配置市场化、产业结构优质化、区域生产专业化。 发展现代农业面临良好机遇: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发展技术密集型的现代产业成为世界潮流;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正在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引领农业走向现代化,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发展现代农业同样面临现实困境:农业天然的弱质性,农业人口多而人均资源少,农业科技进步与生产相脱节,向工业倾斜的经济政策以及限制城乡流动的户籍制度等。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蒸蒸日上,美国的规模经营型农业发展模式突出表现在科技应用、土地制度、政府作用以及销售合作社等方面。日本的集约型农业发展模式从生物技术、政府作用、兼业化以及农业协同组织方面做到了极致。法国的专业化农业发展模式在土地政策、专业化生产、政府投资、合作社方面成为典型。各国农业发展模式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有益的借鉴作用,我国现代农业模式的选择应重点学习发达国家长处,倡导科技进步作为现代农业的内在动力,鼓励土地规模经营作为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推进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 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对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做出分析,即:全力提升自主创新和成果应用水平,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保护和投入力度,完善建设现代农业的政策支撑;进一步调整结构和创新经营方式,夯实建设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支撑;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健全建设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支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构筑建设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
参与式视角下乡村文化动员研究
作者: 涂羿南  日期:2014-12-0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价值理念 文化动员 参与式理念 乡村文化 
描述: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农村的经济水平显著提升,但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经济上的相对落后让乡村居民逐步失去其对乡村文化及自身的认同感,在归属感缺失和核心价值观衰退的情况下,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如农民的信仰体系紊乱和价值观失落,如乡村生活落后,陈规陋习泛起,甚至于导致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率低下,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此外,叶敬忠教授通过大量的实地研究和乡村治理理论研究提出,在新农村背景下建设新农村,就必须保证农民的“话语权”,保证各利益群体在社会事物参与过程中的话语权,并在决策和选择过程中的介入、承诺和贡献、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能力建设和自组自立、利益分享等方面有所体现。基于此,本研究借助参与式发展理念,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着眼于“大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建设,在现有社会环境及乡村文化资源基础之上,以陕西省洛川县槐柏镇为例,对现有乡村文化动员的组织及其功效(即现状、特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旨在通过高效且可操作的乡村文化动员体系的建立,在现在的资源基础上更好地进行乡村文化建设,从而实现乡村发展的内生性力量,最终促进新农村建设整体目标的实现。研究认为,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开展高效的乡村建设,必须对农民的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给予充分保证,即围绕农民的文化发展需求和发展能力,在对自身组织机构的资源禀赋、组织目标和文化动员体系下其他组织机构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文化生活中的核心价值理念,确立其进行乡村文化建设的合作伙伴及其组织发展相关的乡村文化理念,展开有针对性的乡村文化建设。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研究
作者: 张华  日期:2009-06-01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铜川 持续发展 区域特色农业 诊断预警 指标体系 
描述:我国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基础。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并把发展特色经济列为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各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发展多种经营和“三高”农业的突破口来抓,各地特色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特色农产品生产不能与市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有机衔接,特色农业结构不稳,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突出。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必要研究探索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问题,进而科学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实现农业资源、特色农业生产、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促进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以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预警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对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可知我国区域特色农业发展迅速,特色农业对增加农民、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制约我国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对区域特色农业系统的发展状况、所受到的和即将受到不利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预警,找出制约我国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非常有意义。 进行了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建立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体系,确定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灰色预测法构建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模型。 在收集大量资料,向相关专家请教的基础上,以陕西铜川特色苹果产业为例进行了陕西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案例研究。构建了陕西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诊断预警标准的分级,指标权重的计算,对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诊断,对2003~2012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和预警。 结果显示:2003~2012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程度稳步提高。2003~2006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处于可持续发展程度中等的状态,警度为中警。2007~2012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诊断结果为可持续发展程度强,警度为轻警。根据诊断结果将2003~2012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发展划分为二个阶段,并提出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区域农业观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理论构建与实践
作者: 杨晓美  日期:2009-05-01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发展潜力 多层次灰色评价 秦岭北麓 区域农业旅游资源 
描述:区域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对旅游地是否具备发展农业旅游业的条件并获取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潜能的衡量,也对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从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研究、评价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近年来评价方法已经从定性研究逐渐转为定量研究,但很多量化的研究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的方法,虽然层次分析法识别问题的系统性较强,但也难以排除许多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致使存在着评价者在评价中提供的评价信息不完备、不甚确切的明显不足。作者依托亲自参与的“秦岭北麓农业旅游观光带示范园建设范式研究(07208-01)”西安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在灰色系统理论、生态位理论、区位论和经济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指导下,将灰色系统理论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以解决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中出现的信息不完备、信息不确切的问题,并构建区域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秦岭北麓15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地区农业旅游的开发实际,对这些区县的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和区划,并以此提出秦岭北麓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化策略,这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深化区域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也有利于确保秦岭北麓农业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思路,并回顾国内外旅游地评价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农业旅游、农业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这三个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分析了对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的指导意义。在广泛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18972—2003),着重对秦岭北麓具有旅游开发前景并有明显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507个农业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据此详细分析了秦岭北麓农业旅游资源的整体情况和各区域农业旅游资源情况;根据构建的区域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对秦岭北麓15个区县的区域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序,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找出发展潜力差异原因,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运用,将秦岭北麓15个区县划分为不同的发展区域,并根据发展区域的不同特点对西安市、宝鸡市和渭南市三市的农业旅游区提出发展策略。 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区域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要从系统进行评价与分析。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评价不能单独以某一或几方面的因素为依据,而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要素及条件。 (2)各区域要依据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不同区域发展旅游业的要素条件和优劣势不同,因而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各区域应该立足于自身区位条件、资源要素、市场结构等特征,针对自身发展农业旅游的优劣势进行客观分析,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对于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小的地区,切忌不顾自身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外部保障支撑条件的限制,盲目跟风地将农业旅游确立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等;对于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的区域应积极寻找潜力转化为现实竞争力的途径,将潜力转化为实力。 (3)要着力创造区域间旅游业合作的平台。由于经济基础、资源要素、市场条件等的差异,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能具备所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因而也就形成了区域间旅游业分工与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各区域应努力打破地域上的条块分割,扩展地区间的横向合作,实现资源要素互补、优势互补和专业化协作,促使区域旅游生产要素的流动与整合的高效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秦岭北麓整个范围内农业旅游的均衡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全面发挥。 本文的创新之处: (1)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区域农业旅游资源当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区域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关系,最终得以建立区域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系统,并根据这一系统构建具体的区域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 (2)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层次灰色系统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评价,一方面减少了区域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研究的主观性,另一方面也弥补了此领域定量研究的不足。
农耕文化让新农村魅力四射
作者: 暂无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上海农村经济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农村建设 民间艺人 中国莲 传承发展 物质文化遗产 打莲湘 农民画 精神文明建设 工作思路 游客体验 
描述:
农耕健身文化与农耕健身运动探索性研究
作者: 梁爽  日期:2012-06-01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传承 农耕健身文化 价值 农耕健身运动 
描述:本研究基于农耕文化的研究,以较为纯熟的农耕文化为研究根基,层层递进,首先探索了健身的足迹以及文化的变迁,抽取其中农耕文化和农耕健身运动为主要讨论对象,追求其起源及内涵,并在现代视域下,探求农耕健身运动的变迁轨迹。在历史学和社会学支撑的研究背景下,笔者借助地利条件,运用田野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式,以全国农耕健身大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蕴含其中的农耕健身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探讨农耕健身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意义。笔者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别进行了探求,对于农耕健身运动和农耕健身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笔者进行了前景展望,试图呈现农耕健身文化对于农村体育的发展、健身运动的发展、全民健身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力求拓宽农耕健身本身的研究视角,丰富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问题研究
作者: 贾先文  日期:2010-04-01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供给机制 农村公共服务 居民参与 社区化 
描述:“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公共服务是“三农”的“短板”。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明显,而且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流失非常严重。这既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悖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关键原因在于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和机制存在问题,作为公共服务消费者的农村居民参与不足,没有发挥农村社区应有的作用。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有利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破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论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从理论视角论述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即两极失范),使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处于两难境地,社区作为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体,又融合了社区社会资本,将之引入到公共服务供给中,部分矫正了公共服务的两极失范,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实践视角论证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政府与市场失灵状况,剖析了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所实行的“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的“准”社区化实践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认为还不是真正的社区化。 接着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宏观环境和微观条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创造了宏观环境。农村社区雄厚的社会资本、不断壮大的社区组织、不断增加的农村社区精英以及新型农民的出现使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在微观上具备的内在条件。 论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路径选择。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社区居民参与决策、监督、管理、评估,多方参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公共服务社区化运作机制;发挥社区整合资源、整合组织、整合消费者、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构筑公共服务的社区共有产权和重塑社区公共权威以利于居民的参与、遏制“免费搭车”、减少交易费用。 在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培育农村社区社会资本、搞好农村社区规划、动员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增加社区投入、创建利于社区居民因公共服务供给状况而流动的机制、合理划分政府与社区的权力边界等等,以促进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实现。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首先,社区是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农村社区的道德机制、社区社会资本等对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具有重要作用。社区化是减少交易成本、破解集体行动困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能起到矫正公共服务的政府与市场两极失范、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的作用。其次,我国农村在宏观和微观上初步具备了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条件。再次,有效实现公共服务社区化,必须以社区为平台,重构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运作机制;发挥社区的整合作用,发挥社区化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构筑公共服务的社区共有产权和重塑社区公共权威,促进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实施。同时,在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过程中要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界定政府的权力边界,以利于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实施。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打破了以往公共服务的“二分法”,引入“社区机制”来配置资源,开创了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新方式,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突破。论文提出以公共服务社区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思想,将公共服务社区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连接了起来,在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创新。论文将社区融入到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之中,能升华其学科的内涵,是对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学科的丰富和发展。它将在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农户分化背景下现代农业微观组织发育机制研究
作者: 丁慧媛  日期:2009-05-16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发育机制 农户分化 现代农业微观组织 
描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现代化是我国新世纪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就必须构建现代化的农业微观组织发育机制,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之一。农户是农业生产的微观基础,农户的分化会对农业微观组织的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各个地区在构建现代农微观组织发育机制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农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农户分化的状况,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发育模式和发展道路。现阶段,清楚认识我国农户分化的现状,准确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现代农业微观组织发育机制的合理对策,就成为了一项紧迫的研究课题。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以下六个部分,对我国农户分化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微观组织的发育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研究思路及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农户分化以及农业微观组织的相关概念,包括农户分化的定义,分化后农户的类型,农业微观组织的定义,农业微观组织的构成等。 第三部分首先根据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将我国的改革开放后的农户分化划分为了四个阶段;接下来叙述了我国农业微观组织的发展历程。紧接着介绍了我国农户分化以及农业微观组织的发展现状,包括农户分化的现状、特点,农业微观组织的主要类型、存在问题等等。 第四部分是在以上部分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户分化对农业微观组织发育的影响。 第五部分也就是文章的重点,首先根据惯例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区域,接下来介绍了三个地区各自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农户分化的状况;最后根据各地的实际状况,提出构建现代农业微观组织的设想,并将最新型的农业微观组织类型穿插其中。 第六部分则提出了完善我国现代农业微观组织发育机制的意见和建议,包括要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的作用;农业微观组织的创新要始终坚持“整体稳定,个体创新”的原则;国家应该为现代农业微观组织的发展构建一整套的法律体系以及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财政支持等。
农业订单合同的法律规制研究
作者: 方辉  日期:2010-05-01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不完全契约 农业订单合同 违约 订单农业 履行机制 
描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累积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除“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之外,曾经先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在此诱致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前提之下,订单农业产生并逐渐地发展了起来。实践已经证明,发展订单农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尚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订单农业自身存在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订单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秩序,亟待通过学术上的努力和实践中的纠偏,使之往健康、长远、有序的发展轨迹上行进。 文章的研究对象是作为订单农业之核心要素的农业订单合同,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关注订单农业和农业订单合同的法律属性,首先简要介绍订单农业起源、内涵、功能、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农业订单合同的法律属性展开分析,明确其民事法律行为属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在合同法上的归属。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农业订单合同的法律运行机制,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两个方面着眼,分别论述农业订单合同成立和生效的要件;在此基础上,对无效的农业订单合同和可撤销、可变更的农业订单合同进行探讨。 第三部分,引入经济学上的不完全契约理论,在对不完全契约理论进行经济学阐释及甄别其具体形态之后,对农业订单合同的法律履行机制和制度性弥补措施进行详尽的分析论述。 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农业订单合同的违约行为及其法律救济,从农业订单合同履约与违约的博弈论分析、农业订单合同的违约形态、农业订单合同的违约责任、农业订单合同的纠纷解决机制四个方面,对农业订单合同的违约行为及其救济展开研究。
< 1 2 3 ... 15 16 17 18
Rss订阅